MCPLive > 杂志文章 > 电脑下乡路漫漫 十大难题待解决

电脑下乡路漫漫 十大难题待解决

2009-05-02田东《微型计算机》2009年4月下

难题四:农业信息平台亟待丰富

早在2007年底,在家电下乡试点时,《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放眼全国电视节目,仅有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等几个对农频道……

一些对农专业栏目虽然打出了《致富经》、《乡村发现》等品牌,但节目内容呆板,形式陈旧。还有的农业频道、农业专栏内容也与农村农民的需求‘隔山隔水’,难怪农民感叹,‘电视进了村,节目不姓农’。”

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对于农村消费群体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持有农村户口(电脑下乡对象)的这批人仍然分为两大类,非农生产者和农业生产者。数量相对较小的非农生产者由于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在县级城市的工作和学习经常接触电脑,他们的使用与大城市基本无异,但大部分用电脑的目的还是仅限于娱乐。

农村户口里还有更大一部分的农业生产者,他们靠天吃饭,即便了解农业信息对生产的重要性,也很少有渠道获得,因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不依赖电脑。


以科技兴农为出发点的农业大篷车在农村的持续深入,将有助于电脑下乡的顺利开展

从电脑下乡目前刚刚展开的各项工作来看,尽管下乡电脑按照规定已预装“农贸通”等农业信息软件,国内也建立了一些以农业技术或供求信息为内容支撑的相关网站平台,但缺乏梳理和推广宣传。以江苏农林厅创办的江苏农业网为例,其日均IP访问量仅为960。

此外,由于地域上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重要农产品也有着极大的差异。仅以四川为例,那里有着柠檬之乡——四川安岳、早茶之乡——四川宜宾、米枣之乡——四川三台等不同的特产之乡。那么各地农民的需求自然也存在的不同的侧重点,农业信息平台如何保证能满足各地农民的不同需求,一样是农业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农业信息平台无法得到丰富,那么一大批应成为“电脑下乡”用户的人不需要电脑,产业又如何去推广产品和服务呢?

难题五: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培训问题

2007年,我国农业部曾公布几个重要数据,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3%,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

按照电脑下乡的规定,除电脑应预装电脑培训软件外,销售网点须保证为农民提供不少于1小时的售后产品培训。1小时的培训对于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农民兄弟而言,显然远远不够。湖北襄樊市襄城区庞公乡洪庙村的农村小伙李仲对记者说:“尽管家里已经有了电脑,但是对于父辈而言,电脑操作的复杂程度远大于电视遥控器,我的父母至今连简单的鼠标双击10次能成功2、3次就不错了。”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小田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键盘输入,父母连拼音都几乎都忘完了。住在隔壁的舅舅经常来借用电脑,打字时也是瞅着键盘找字母,1分钟下来只能打6、7个字。这电脑键盘本身按键布局就不合理,根本不是按照ABCD来排列。”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的建设,也将有助于电脑让农民体会到电脑所带来的帮助

重庆铜梁县巴川镇的电脑经销商唐先生也曾想过专门来为客户进行一次电脑培训,他说:“很多我们看来很简单的操作,对于农民来说都很难理解。比如,机箱上的两个按键Power和Reset,多数农民根本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再比如教他们按回车就是确定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回车,也不知道什么是Enter。单是向他们解释什么是菜单、任务栏、地址栏、图标都能花上半个小时。”唐先生还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一次一个用户打电话过来说他删了一个东西,问能不能找回来。技术人员就教他在桌面上找回收站看看。结果这位农民用户找了半天说:“我的桌面上只有鼠标和烟灰缸啊。”

且不谈农民买来电脑能否享受到农业信息服务,单纯从目前国内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而言,还是先解决如何用电脑的问题吧。

分享到:

用户评论

共有评论(1)

  • 2009.05.03 19:51
    1楼

    我个人觉得这些问题会在国家加强扫盲力量,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等等利好情况下好转。毕竟现在在农村里的农民们对电脑这个东西还很陌生,更何况大部分农民对于售价几千元的东西都会有一个观望的过程,这对于他们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0) (0) 回复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