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云时代,正开始 移动互联时代的兴起

云时代,正开始 移动互联时代的兴起

2011-11-14《微型计算机》整理《微型计算机》2011年10月下

Android为了所有设备的智能化

曾经在苹果手持设备部任职的安迪·罗宾(Andy Rubin)创办了Danger,开始和同事一起寻找将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的利益联合起来的模式,可惜并不顺利。终,这条路以Danger被微软收购为句号结束。离开Danger之后,热情没有被充分燃烧的罗宾希望开发一款能针对所有软件开发者的开放式移动平台。之前,罗宾以Danger公司老总的身份在斯坦福讲课,下面坐了两个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是佩奇和布林,讲座的核心内容是互联网手机。当时,Danger内置的搜索就是Google。2005年,罗宾和他的三个伙伴在完成Android项目后,用一封邮件和几个星期就搞定了被Google收购的事情。

第一台Android智能手机HTC Dream于2008年开始在美国T-Mobile商店上市。而一直到后,HTC Dream也未能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第一台Android智能手机HTC Dream于2008年开始在美国T-Mobile商店上市。而一直到后,HTC Dream也未能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Google收购Android之后,很快就选择了移动互联领域的领头羊摩托罗拉作为合作伙伴,联手开发Android平台。在当时,Google与摩托罗拉合作的消息同如今Google收购摩托罗拉一样让人震惊。人们都期待着Google与摩托罗拉能联手推出一款跨时代手机。但开发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顺利—直到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的iPhone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领军新秀,和摩托罗拉联手的Google依然只是推出了操作系统,真正的Android手机未能面世。直到2008年,第一款Android手机T-Mobile G1(HTC Dream)方才由HTC公司推出。

这款由台湾省厂商HTC生产的G1一直没在内地上市,与当时风头正劲的iPhone相比,也并未带来太大的轰动。和iPhone的推出让手机用户感到惊叹,从而带动了一场“苹果旋风”不同,被G1的推出所震动的人,更多的是处于生产环节中的开发者。

无论是苹果电脑还是iPhone,苹果系统在以独特性赢来赞赏的同时,系统的封闭性也向来为人所诟病。而Android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苹果的缺陷:Android软件的堆式结构对于开发者来说是完全开放的,全世界任何一个开发者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相关软件的开发。Google本身不仅为开发者们提供了完全开放的开发环境,Google官方还拿出了100万美元来奖励那些为Android应用程序做出了贡献的开发者。Google就这样用“开放”二字,将所有的开发者都调动了起来。

对于用户来说,Android背后的Google也为他们在使用上带来了更大的便利—Google强大的业务支持体系可以使Android能够简单方便地在不同的平台之间进行邮件、任务的同步,而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与当时只能进行单任务运行的iOS相比显得更有优势。被Android完全开放的源代码所吸引,数以万计的第三方开发团队在为这个平台源源不断地提供第三方软件。目前全球有约45万开发者在为Android的应用开发添砖加瓦,有20万个应用程序发布,45亿个应用程序被安装。作为一名Android的用户,你有数不尽的个性化应用可以下载,更重要的是,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

对开发者来说,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给予了他们极大的空间,这或许就是Android提供的动力。人气飙升的Android开始了追赶苹果的步伐。经过几年的发展,Android已经成为一个生态体系,在移动互联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Google目前已经与36家OEM厂商和215家运营商合作,在今年的第一季度,Android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塞班,从初的6%上升到了34.7%。尽管目前Android的表现还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但它以开放的姿态迎来了更多满怀创意和开发技术的开发者,更以其简单易用、兼容性强、操作智能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用户。如果说在移动互联领域,还有什么能和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分庭抗礼的话,那么就是这个绿色的小机器人,Android。

Google I/O 2011大会上,代表Android的绿色机器人已经将展会现场占领。
Google I/O 2011大会上,代表Android的绿色机器人已经将展会现场占领。

Android开始像藤蔓一样顽强地生长发散,如今的Android已经不再局限于手机这个单一平台,由手机而至平板,由手机而至PMP,由手机而至高清播放机,由手机而至电子书。随身携带的屏幕被占据,就连客厅的屏幕也被占据,未来也许还会占据电脑的屏幕。以前封闭的产品系统,现在都已经或者即将迎来开放与智能化的光辉……iPhone开启了移动互联的魔盒,Android则似乎成为了为重要的助燃剂,iPhone点火,Android助推,移动互联才能真正翱翔天际。但是腾空之后,飞向极致的何处,构筑怎样的未来?这个命题太宏大,一言难尽,不过或许从平板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平板把完美体验给今天与未来

2011年的春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平面媒体的编辑、美工聚集在昆明某个角落的一间屋子里。这样类似碰头会式的交流每年都在开着,以前他们讨论的是报纸和杂志的开本、版式、用色,而今年,他们讨论的却是新的“电子媒体”—尤其是在iPad上的。

自从互联网兴起,传统媒体被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冲击得七零八落:有的倒闭,有的转型为网站,有的在苦苦支撑着寻找新的出路。而iPad的出现,似乎给了这些媒体人一个新的方向。

新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在《男人装》推出的iPad版上,我们也许能看到一丝端倪—和传统彩版有些相似的版式上,内嵌的图片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彩页广告也被一段段生动的视频所取代,都市类报纸上常见的服装推荐、电子产品介绍的页面上,更是轻轻一点,就可以直接到达购买的页面和相关测评网站。和以往只能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所阅读的形式不同,iPad上的电子杂志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让被网媒穷追猛打的平媒人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当乔布斯宣布iPad价格时,不得不说,会场有些沸腾。
当乔布斯宣布iPad价格时,不得不说,会场有些沸腾。

有了iPhone,又有了Android,移动互联的光环里,还缺少点什么。随着市场日渐庞大,市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分化,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体,希望在保持移动互联这种即时与互动的特性下,能够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对,即便你能将手机做到5英寸,依然太小。所以,iPad来了。

iPad并不仅仅是娱乐,它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iPad并不仅仅是娱乐,它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尽管对于苹果的拥趸来说,iPad完全脱离键鼠的操作方式,可以方便地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可以使用海量iOS应用等多种优势,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购买理由。然而业界对iPad的质疑并未随之消失。第一代产品不支持Flash、没有摄像头,触屏的操作虽然新颖,但对于办公软件的使用还是不够便利。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它更像是一个屏幕更大的iTouch或者不能打电话的大号iPhone,而并不是大家所期待的划时代的产品。但消费者会用购买行为来投票,iPad首发80天即突破300万台的全球销量证明了一切。如果数字太过枯燥,重庆的刘先生曾经在香港游玩时购买一台iPad,他的亲身经历是,从深圳湾入关时,海关请他缴纳1000元关税。在错愕之中,刘先生被海关接连娴熟出示的海关总署关于iPad征税说明弄得更加错愕。相信如果不是过境旅客携带iPad入境现象太多,口岸也不会专门准备各种海关总署文件以应对被征税者的质疑了。

即便是孩子,对iPad的兴趣也非常浓厚,这或许会成为电子信息化教育的一个契机。
即便是孩子,对iPad的兴趣也非常浓厚,这或许会成为电子信息化教育的一个契机。

如今,在公交车上、地铁站里,手拿iPad忙里偷闲阅读电子杂志、玩游戏的人数量在增加,年龄层次跨度也越来越大。对现在的iPad而言,用平板电脑中的“电脑”来衡量它,的确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款随手可用,便携方便的多功能数码产品而言,不论是iPad,还是iPad 2,表现都相当出色。更加出色的,则是iPad表现出来的娱乐能力,如果你在各种公共场合看到有人拿着iPad摇晃、划拉、猛戳、甚至拍打,请不必诧异,他们都是在玩一些风靡全球的游戏,比如《愤怒的小鸟》和《水果忍者》。

能够打电话的7英寸平板三星P1000、金属外壳的acer A500、能够在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之间自由变换的华硕TF101,都是新形态的移动互联终端,也是目前热门的Android平板产品。

能够打电话的7英寸平板三星P1000、金属外壳的acer A500、能够在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之间自由变换的华硕TF101,都是新形态的移动互联终端,也是目前热门的Android平板产品。

能够打电话的7英寸平板三星P1000、金属外壳的acer A500、能够在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之间自由变换的华硕TF101,都是新形态的移动互联终端,也是目前热门的Android平板产品。
能够打电话的7英寸平板三星P1000、金属外壳的acer A500、能够在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之间自由变换的华硕TF101,都是新形态的移动互联终端,也是目前热门的Android平板产品。

iPad受到了欢迎,让所有的厂商都有了干劲。但如何突破苹果的魔咒?怪招迭出,也并未奏效。回过头来,iPad做到了什么?将内容更加完美地呈现。所谓更加完美,包括了更大的屏幕、更强的性能、更久的续航时间。好了,标准有了。有了标准,产品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华硕、宏碁、摩托罗拉……他们追赶苹果而去;蓝魔、艾诺……他们占领iPad余下的领地。而厂商们大的也是唯一的依仗,就是Android。

而不管iPad或是Android平板将书写何样的内容获取与消费的完美体验,在目前来看,它们,和iPhone与Android智能手机一起,构建了一个拥有相同标准的生态系统—卓越的用户体验。这不仅包含有迅捷的响应速度,炫酷的界面效果,丰富的应用程序,以及得心应手的操控方式等等。或许内涵还有很多,不过要实现这些,是不是需要一台性能卓越的发动机?iOS、Android的所有关于用户体验的理念,都需要依靠强大的动力来实现,这就是ARM的价值所在。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