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我和3D一起成长的那些事儿

我和3D一起成长的那些事儿

2011-11-28邓培智《微型计算机》2011年10月下

我对3D立体的感受来自于早期的立体电影,在很小的时候就去立体电影院看过立体电影。和现在不一样的是,当时的立体电影院非常少,只有部分大城市才有一两个。影片也多是一些为立体电影专门拍摄的影片,内容大多是纪录片或者无聊的故事片。即使如此,其逼真的效果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的3D立体电影院和现在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两部放映机,采用偏振眼镜。非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现在的立体电影充满了电脑制作的元素;电影院的座椅舒服些,眼镜从一个简陋的塑料偏振片眼镜变为大一些且更精美的眼镜。但是这给人的感官冲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

我在电脑上观看3D立体视频和接触3D立体游戏的时间则要晚得多,印象中大概在2000年左右,才有一些厂商推出3D眼镜。不过这需要配合NVIDIA显卡,因为记得那时只有NVIDIA显卡的驱动程序才支持四缓冲技术,这样才能渲染出左右眼对应的画面。当时在电脑卖场,总会有一些展台用于展示3D立体技术,通常是在3D状态下运行《极品飞车》一类的竞速类游戏。那时的3D立体眼镜也是采用液晶开关,使用不低于120Hz刷新率的显示器。不过在CRT的年代,只要是尺寸比较大的显示器(17英寸以上),把分辨率调低一点大多可以满足120Hz刷新率的要求。我后来也忍不住买了一个ELSA的立体眼镜,兴致勃勃地玩了几天。不过,当时支持3D立体的游戏、软件和电影实在是很少,因此很快这套3D设备就被我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用过了。软件应用不够丰富是3D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走进大众视野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导致3D立体技术很难普及的原因在于3D显示器,因为在3D刚刚兴起后不久,液晶显示器也开始出现,并且在随后的几年中迅速成为了主流。有点经济能力的用户都选择了液晶显示器。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当时几乎所有液晶显示器都将60Hz作为标准的刷新频率,这对于3D立体显示,显然是不够的。转机出现在两三年前,NVIDIA推出了3D Vision立体技术并且和一些显示器厂商合作推出了支持120Hz刷新率的液晶显示器,逐渐形成了一个3D生态圈。

勾起邓培智回忆的ELSA的3D立体眼镜
勾起邓培智回忆的ELSA的3D立体眼镜

纯粹从电影的角度来讲,《阿凡达》也许就是一部卖座、看起来效果不错的电影,但是它对家电和IT行业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阿凡达》重要一个后遗症是让3D立体显示这种古老的技术变得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它以后的大片越来越多朝3D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随之而来的则是,3D立体设备在家电和IT行业彻底火了。现在的高端电视机几乎都是3D的,主流的显示器厂商都推出了3D显示器;大量的游戏为3D作出了优化。但我作为一个IT从业者,看着如今火红的3D市场的感觉很奇妙。一个古老、差不多已经死去的技术几乎原封不动地起死回生,却带给大家这么多不一样的感觉,还真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更多30周年文章,请点击访问 《PC 30年,MC30年》专题。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