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拥抱新时代 PC来了

拥抱新时代 PC来了

2011-11-10陈增林《微型计算机》2011年10月下

19世纪70年代是个人计算机领域风起云涌的时代,众多充满创造欲望的计算机爱好者们设计了形式各异的个人计算机,崇尚自由、草根的车库文化是当时IT领域的潮流。不过要想将个人计算机发展成为成熟的工业产品,仅仅依靠车库里的小打小闹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足够的实力,这个时候IBM来了。1981年8月12日,IBM正式推出IBM 5150,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PC,采用主频为4.77MHz的Intel 8088处理器,搭配微软出品的DOS 1.0操作系统。IBM 5150采用了延续至今的零部件采购组装模式,为随后PC产业的大爆发建立了成熟的标准,是PC诞生的标志。

拥抱新时代 PC来了

IBM PC大家族中的野小子

在1977年之后的6年里,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苹果机春风得意、所向披靡。他头顶着苹果的照片被《时代》杂志刊登在封面,被美国的青年奉为英雄。不过在1981年,苹果公司强有力的竞争者出现了,它就是“蓝色巨人(Big Blue)”IBM。

对于“蓝色巨人”家族来说,实在没必要在PC这种“低档玩意儿”上投入太多精力,因此终接手这个活儿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层经理唐·埃斯特里奇(Don Estridge)领导的12人小组,办公地点在佛罗里达州南端博卡科顿的一个车库里。埃斯特里奇是一个与IBM传统格格不入的人,他一改IBM的传统,几乎从外面采购了PC项目需要的所有零配件,包括英特尔微处理器、其他外围芯片、软驱以及操作系统。这种开放性,促使了PC业早期的蓬勃发展。

IBM PC之父:唐·埃斯特里奇
IBM PC之父:唐·埃斯特里奇

1981年8月12日,IBM 5150诞生。当时苹果的乔布斯面对IBM的加入非常担忧,而随后发生的事充分说明了担忧的原因。IBM PC成功了,第一年他们就获得了近10亿美元的收入,这为埃斯特里奇赢得了“魔术师”的称号。1982年《时代》杂志更是将年度风云人物的奖项颁给了IBM PC。1983年初XT PC推出,使IBM一举占据企业PC市场76%的份额。

IBM PC的成功,直接的表现就是规范了当时显得非常凌乱的PC市场。是否具备硬盘、软驱以及操作系统,成为一台PC是否完整的标准。IBM PC是一台“东拼西凑的组装机”,然后它又被其他“兼容机(当时其他厂商推出的、兼容IBM PC的PC)”模仿,IBM PC利用自己在传统计算机领域巨大的影响力,为现代PC树立了全新的标准。PC诞生,从IBM 5150开始!

MS-DOS与巨人携手成就帝国霸业

早在与MITS合作期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就用Basic语言开发了一个简单的DOS系统,但是非常不好用。而MITS的竞争对手IMSAI公司则找到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以25000美元买下了CP/M系统的许可使用权。CP/M投入使用后,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具影响力的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在当时流行的上百种个人计算机上运行。

1980年,IBM准备进军个人计算机市场,想购买CP/M操作系统,终却是与盖茨联合开发新的操作系统。MS-DOS由此诞生,当时孱弱无比的微软也得以登上IBM“蓝色巨人”的肩膀。

比尔·盖茨(左下)、保罗·艾伦(右下)和初的微软团队
比尔·盖茨(左下)、保罗·艾伦(右下)和初的微软团队

1981年MS-DOS 1.0上市,微软与IBM合作在IBM PC上捆绑DOS进行销售,两年内随IBM PC卖了50万份。在IBM PC强大市场影响力之下,原来还在为CP/M操作系统开发软件的厂商纷纷投向MS-DOS的怀抱。与此同时,IBMPC的开放性政策,促使随后出现了以康柏(Compaq)为代表的兼容PC厂商。这对于IBM来说是个坏消息,但是微软对此却是喜闻乐见的,因为这些兼容机依然要采用MS-DOS操作系统。到1993年,MS-DOS在全球已经卖出了3000万套,如果算上当时的盗版软件,那么至少有上亿套MS-DOS在运行。盖茨成功了,微软帝国的雏形已现。

从一开始的附属品到后来的并驾齐驱再到引领发展潮流,操作系统对于PC的重要性在不断体现。如果没有操作系统,PC将变得何其枯燥。更重要的是,通过MS-DOS及随后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微软帝国实现了对PC操作系统的垄断。从而以此为基础,不断在应用软件领域扩张。Office、IE等软件的成功,正是对微软平台战略有力的佐证。

笔记本电脑让PC自由飞翔

PC的诞生源于人们对于计算机小型化的需求,不过仅仅是放在桌面上使用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具“移动性”的PC,这就是笔记本电脑诞生的原因。笔记本电脑的起源,也许可以追溯到1975年9月推出的IBM 5100。它整合了键盘、5英寸CRT显示器、磁带机等输入输出设备,只有一个手提箱大小,因为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被称为“移动式计算机”。随后还有1979年的Grid Compass 1109、1983年的Commodore SX-64、1984年的IBM 5155等类似的产品推出,早期的PC厂商在不断尝试,希望能够制造出一台真正具备移动性和便携性的PC。直到1985年6月25日,由日本东芝生产的T1100问世,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才正式诞生,它开创了PC的一个全新形态。

IBM 5100—PC移动性的尝试
IBM 5100—PC移动性的尝试

新生的东芝T1100重量为4.1kg,虽然这个重量如今看来实在和“便携”扯不上关系,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在此之前推出的移动式计算机虽然将外形做成手提箱样式,并附加了提手,但是重量大多超过10kg,例如1984年发布的IBM 5155的重量就高达16kg。

东芝T1100
东芝T1100

东芝在发布第一款笔记本电脑之后,依然不断进行着产品和技术创新,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它先后推出了第一台286笔记本电脑T3100、第一台轻薄笔记本电脑DynaBook J3100、第一台486笔记本电脑4400SXC、第一台采用锂电池技术的笔记本电脑;至今依然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芝之后,PC厂商开始逐渐找到了产品的发展方向,并陆续推出的一系列笔记本电脑产品。其中,苹果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于1989年9月,采用了摩托罗拉68HC000处理器,这是摩托罗拉68000的低电压版本。而ThinkPad家族的第一款产品ThinkPad 700C,则是在1992年10月由IBM推出。

笔记本电脑先驱者对比表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笔记本电脑的出现,让人们可以更自由地使用PC,不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这种便利性,直接促使当时的商务人士纷纷采购笔记本电脑,让笔记本电脑逐渐成长为PC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今在很多领域,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已经超过了台式电脑,成为PC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

更多30周年文章,请点击访问 《PC 30年,MC30年》专题。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